百部经典述党史
第五十九期:《春之旅组曲》
发布时间:2021-09-10  |  查看次数:[]

经典诞生

钢琴组曲《春之旅》由丁善德创作于1945年春季,1945年底上海音乐公司出版,是丁善德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作品。在他创作《春之旅》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已经向德国作曲家弗兰克学习了和声、单对位、复对位、配器、曲式学、作曲的课程,已具备一定程度的作曲水平。这首作品创作之时,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的末期。整首作品共四段,四段乐曲分别拟有小标题,带有鲜明的标题性特点。整首作品表面是描写春天旅行的人们,实际上是表达人们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之下,渴望抗战马上胜利、期待光明到来的心情。由于当时处于日本侵略者正式投降的前夕,因此这些标题也有其隐藏的政治含义。

经典赏析

《待曙》,顾名思义是等待黎明的意思,暗含着在抗战末期,人民渴望抗战快些胜利,盼望黎明的迫切心情。这首乐曲采用A宫五声调式,中国传统民族音阶的使用,孕育着全曲民族风格的形成。描写湖中泛舟,其实隐喻了人们在当时动荡不安的时局之下,一种仿佛湖中泛舟的彷徨、动荡不定的惆怅心情。

《杨柳岸》,取自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雨霖铃》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乐曲描写了河岸上杨柳飘动的画面,其实也暗含着对当时所处时局动荡不安、不可捉摸的情绪,带有较浓的浪漫主义色彩,有一种意境之美。

《晓风之舞》描绘出一幅欢呼胜利的热烈,表达出人们对抗战早日胜利、迎接光明未来的美好渴望。

总之,丁善德在整部作品中,五声音阶的调性使用,二度音程的使用,大胆的转调,以及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形式的模仿,如《晓风之舞》中对我国特有的锣鼓节奏的模仿,都有其独到之处。

历史回声

音乐能使人们从精神里爆发出火花来,回顾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的抗日救亡史,民族音乐艺术上产生了三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首先是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唤醒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民族救亡的强烈意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惊天震地的怒吼,掀起了全面抗战的激情;在抗战历尽艰辛,力争不让“功亏一篑”的历史紧要关头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破土而出,为抗日战争送来了胜利的曙光,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音乐艺术光芒的璀璨、永耀青史的收官之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重温丁善德先生的钢琴组曲《春之旅》,除了获得高深精湛的艺术熏陶,更有着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党史延伸

在优秀作品《春之旅》诞生的1945年,中国共产党成功召开了中共七大。中共七大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正式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党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党历史上历时最久、影响最大。这一领导集体的形成,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联系,经历了一个艰辛复杂的历史过程。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标志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正式确立。


上一条:第六十期:《金蛇狂舞》 下一条:第五十八期:《晚会》

关闭

版权所有:红足—世足球网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734000
网站维护:红足—世足球网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936-8282013 传真:0936-828201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