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经典述党史
第五十五期:《中国组曲》
发布时间:2021-09-06  |  查看次数:[]

经典诞生

刘雪庵1936年在学生时期创作的《中国组曲》。体裁是一首近代的情节组曲。由若干短曲连为一体的管弦乐曲或钢琴曲,其中各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该作品包含四首钢琴小品,兴起于十九世纪,它是从歌剧、舞剧、戏剧音乐或电影音乐中选若干乐曲辑成,有的根据标题内容或民间音乐素材写成。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钢琴音乐文化最初成果的时期。刘雪庵以不断探索的精神,追求民族风格,《中国组曲》是高质量的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初步探索。推动并影响着中国钢琴音乐发展。

<作者简介>

刘雪庵(1905-1985),又名雪盒,谱名廷玳,笔名晏如、晏青、苏崖等,四川铜梁人。1924 年就学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学钢琴、小提琴、作曲。1928 年发起戊辰艺术社。1929 年入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半工半读。1930 年转学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本科师范科,师从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1936 年毕业。次年参与发起中国作曲者协会。1954年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后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1957 年被错划“右派”。曲作有《长城谣》、《何日君再来》、《流亡三部曲》,著有《中等学校音乐教科书》。

经典赏析

《中国组曲》采用的素材取于民间,反映了中国社会特定的民俗风情,融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符合中国人的音乐审美习惯和爱好,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全曲体现鲜明的标题性情景交融的中国美学原则;旋律简朴流畅、特性节奏配以不同速度、力度及表情的丰富变化,表现了乐曲特有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神韵,具有相当的灵性;创作技法上以不同层次织体交织,探索了多声音乐的构思理念。

《中国组曲》曲调受到了《敬献与中华》的影响。此曲分别收在齐尔品的钢琴教本《五声音阶钢琴教本》、《音乐会练习曲五首》(0p.52)中。作为五首音乐会练习曲的第三首,采用线性的乐段群结构。作者以重复音和多变的锣鼓节奏形象以及对琵琶的模仿,体现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党史汇聚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经典见证

刘雪庵曾受到上海音专俄籍客作教授齐尔品的高度评价,被他带到欧美去演奏,并先后在巴黎、纽约出版。被公认为颇具中国风味的优秀之作。

齐尔品曾在1936年与刘雪庵把《中国组曲》出版发行的计划,然而因为“七七事变”而作罢。但是齐尔品并没有忘记这项承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齐尔品终于在巴黎出版了《中国组曲》。



上一条:第五十六期:《歌唱祖国》 下一条:第五十四期:《牧童之乐》

关闭

版权所有:红足—世足球网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734000
网站维护:红足—世足球网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936-8282013 传真:0936-828201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