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经典述党史
第五十一期:《南泥湾》
发布时间:2021-09-02  |  查看次数:[]

经典诞生

1943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渐入高潮,作为“生产模范”的第三五九旅,更是名震边区。这一年,延安军民精心筹办了慰问品,并带上文艺节目,要到南泥湾去慰劳第三五九旅全体官兵。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在负责准备文艺节目时,就想到应该排练一个和第三五九旅有关联的节目。

编创人员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构思出一个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由8位女演员挑着8对花篮,伴着插曲在台上表演,插曲歌词的最后一段名叫《南泥湾》。诗人贺敬之接到为该插曲创作歌词的任务后,结合自己对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特别是第三五九旅垦荒南泥湾的深刻认识和体会,充分酝酿、一气呵成写出了歌词,由马可采用陕北民歌的调式,为它谱了曲。

作者简介

马可(1918-1976),作曲家,江苏徐州人,1935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同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1937年后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民族资料。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解放后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

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

经典赏析

这首民歌以复式乐段的结构写成。它的前半段一共十二个小节,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前半段是用五声音阶写成的,这两个乐句婉转、优美、舒展,陈述了作者所看到南泥湾过去、现在的景色。它以一字一音,一字多音的结合,使曲调有字有腔,韵味十足。

它的后半段是前半段音乐素材的重复,但在节奏上和情绪上有很大的改变。它对第一段进行了紧缩,所以后半段从节奏到情绪,和前半段都有鲜明的变化和对比。节奏上比前半段欢快,是对作者情绪的进一步抒发,表达了作者看到南泥湾现在壮观的景色激动和感慨的心情,很具感染力。它的最后一句(“遍地是牛羊”)仍是头一个长乐句中的第二个分节的翻高八度,但却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甩腔“5→1→5”显得格外新、明快、亲切、朴实。最后的结束句(“鲜花送模范”)进行了重复,变化重复把作者对劳动模范的感激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经典见证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加之陕北、华北等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展开了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垦荒南泥湾,是一个悲壮又令人产生革命浪漫情怀从而振奋的故事。

1940年5月,朱德从前线回延安后,临敌人要“困死、饿死八路军”的边区封锁和严重的经济困难,去了一趟城东南近百里外的荒山野岭。破茅屋前逃难过来的老汉告诉他说:“这儿叫南(烂)泥湾。”因为土地太肥沃,野草居然长到一人多高。朱德带人经过土、水质、森林资源的物察,向毛泽东汇报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并建议调三五九旅屯垦的打算。毛泽东连声称赞,并补充说,延安的中央机关、军委机关、学校和留守部队都要抽人进去,还可以动员逃难到边区的外地农民也进去,在那里开荒种地,安家落户。



上一条:第五十二期:《拥军花鼓》 下一条:第五十期:《歌唱二小放牛郎》

关闭

版权所有:红足—世足球网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734000
网站维护:红足—世足球网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936-8282013 传真:0936-8282013

Baidu
sogou